电 话:86 0574 62532169
联系人:张先生
手 机:13780023546
多彩的贵州,神奇的高原,这是对黔地最简洁而又最准确的定义。贵州西有磅礴壮丽的乌蒙山脉,东有峻峭绚烂的武陵山脉,北有巍峨挺拔的大娄山脉,南有蜿蜒灵秀的莽莽苗岭。这四座山系,支撑起了这块高原的万峰成林。在这千山万壑之中,多彩而神奇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于我,讲述有关武陵山脉、乌蒙山脉、大娄山脉的文学作品非常多,而有关苗岭山系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于苗岭,我是再熟悉不过了。我在这一块土地上走村过寨,目睹了这里无比绚烂的民族风情,领略过这里无比秀丽的山山水水。也许是这一块土地曾经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反而让我的笔不敢轻易触及纸张。这样的记忆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长时间的回味,只有这样,我的笔所触及的那些记忆,才有可能鲜活起来,而这样的鲜活,不是我写得好,而是事实本身更精彩。于是,再次走进这一块土地,就成了我急不可耐的想法。有了这样的想法,任何事也阻拦不了我,心动则行动,我就是这样的人。首先从苗岭的主峰雷公山开始。
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东南部,地处雷山、榕江、剑河、台江四县之间,面积七十一万亩,原称“牛皮大箐”,苗语称“方薅别勒”,意思是雷公居住的地方,海拔二千一百七十八点八米。它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k8凯发,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
雷公山是清水江和都柳江的分水岭,天然植被优厚,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一千六百毫米。不同的地质成因,不同的成土母质,产生不同的地表土壤。其土类中以黄壤为主,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四点七,土属中以硅质黄壤为多,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九八。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又是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场所”,生物种类近两千种,其中,植物一千三百九十种,列入国家濒危、珍稀重点保护植物四十三种,如秃杉、红豆杉、银杏、马尾松等。药用植物四百六十二种,名贵草药三十余种,有天麻、杜仲、党参、当归等。保护区内还有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国家保护动物黑熊、猕猴、大鲵、穿山甲等。
脚尧村位于雷山县东北部,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一千三百八十六米的半山腰上。是雷山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寨,农业耕作层在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米之间。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二摄氏度,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戏称,有“三月还下雪,九月又飞霜”的景象,有“春时种一坡,秋时收一筐”“雾当被盖地当床,秋风扫地四壁荒。蕨当主粮灰当盐,有女不嫁脚尧郎”的无奈。解放前,脚尧村被称为老虎坡,最初只有七户人家。这些人都是迫于无奈,要么是逃荒,要么是躲避战乱,来到了这个荒无人迹的深山老林。我想,这“老虎坡”之名,就是这七户人家叫开来的。可想而知,但凡还有点出路,谁愿意来与老虎为伴呢?当然,现在早已没了老虎,可是这里自然条件的险恶,可比老虎对他们的威胁更大。他们祖祖辈辈过的是“一年辛勤半年粮,半年蕨巴半年苕”的苦日子。为了生存,大部分的村民外出讨饭,也因此被人们称作是“讨饭村”。这里常年云封雾锁、山寒水冷,年日照时间仅为一百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仅为十二摄氏度。受气候影响,稻田亩产仅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吃饭”一直是困扰着他们的最大问题,贫困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整日勒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脚尧人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过于恶劣,缺乏科技知识,加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未改变,脚尧尚是个用钱靠贷款、吃粮靠供给、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各项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脚尧人民为了生存,穷则思变、不屈不挠、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以村支两委为组织核心,在致富带头人老支书吴秀忠的领头作用下,脚尧村开始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艰苦奋斗历程。
由于山高水冷,粮食年年欠收,这种状况逼着脚尧人去思考。他们开始从优良稻谷品种做文章,苦苦寻找一种适合高寒山区的稻种,力图提高稻田产量,解决粮食问题。脚尧人先是大面积改种一种叫麻谷的品种,希望获得丰收,没想到,麻谷这样的优良品种,在别的地方产量很高,在脚尧却几乎颗粒无收。麻谷是一种十分挑剔气候和土壤的品种,根本就不适应脚尧这样的高寒山区。这个品种不行,就再来一个品种,他们又找到了一种叫“三龙矮”的稻谷良种。这个品种适合高寒山区,不等于适合脚尧这种日照短,且雨季长的气候。那一年,脚尧村的稻子正抽穗扬花时,一场山雨袭来,谷子要么霉变发黑,要么不灌浆,成了瘪壳。无米下锅是当时的脚尧面临的最大困难,幸好,国家及时发放了救济粮,脚尧村才度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
1982年,分田到户后,在党员和村干的带领下,脚尧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掀起了大搞劈山造田热潮,经过五年的艰辛努力,全村造成新农田四十亩、旱地三十六亩,户均二点一九亩。之后的几年里,脚尧人先后引种“农育1744”“西农175”“遵籼3号”等耐高寒产品试种,人均生产粮食增至四百二十八点五公斤,人均收入增至一百四十三元,这才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肚子填饱了,怎样让荷包鼓起来?村两委带领群众着手发展经济,增加村民现金收入,解决用钱难的问题。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大山,打起了山的主意。有一天他们惊奇地发现同是一种野果,脚尧产的就比山下产的甜,从那时开始他们知道,脚尧的山上土质肥沃,适合搞种植;尤其这里昼夜温差大,利于水果积蓄糖份。于是他们除了种好水稻外,又开始尝试在山上种梨子。这里海拔高,梨子比别的地方成熟得晚,等市场上的梨子卖光了,他们才开始挑着梨子下山,再去换粮食。
他们也尝试了种茶叶,谁曾想,这些种不好庄稼的耕地,却是茶叶生长的理想场所。1986年,在吴秀忠的带动下,脚尧村全村都种上了茶叶,面积从最初的六亩发展到了一百三十多亩。
多年来苦苦经营的稻田一直没有多大起色,意想不到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们刚把目光转向了山里,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脚尧人民放弃了传统种粮,大力发展茶叶种植,把茶叶作为发家致富的产业,通过大力发展茶叶,1992年脚尧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一千一百二十三元二角一分,首次突破了千元大关。
脚尧人民始终将茶叶作为走出贫困、发家致富主导产业。那时候,他们不懂什么叫做调整产业结构,却清晰地明白要走“山”之路,做好“山”的文章。他们逐渐从单一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种养殖业推进,弃“粮”经“茶”,实现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身。截至2020年底,脚尧建有茶园四千余亩,有茶叶公司四家,茶叶加工厂七家,茶叶年产值六百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专业村。目前,雷山全县茶园面积达十六万三千亩,其中投产面积达十三万七千八百亩,产量达五千吨以上,年综合产值突破十亿元。茶叶成为了全县的产业支柱。这里长期云雾缭绕,气候凉爽,很适合高山茶的生长,且茶叶几乎无病虫害困扰。好山出好茶,雷山也因茶叶系列产品获批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有一种精神叫脚尧精神。感觉到这种精神所给我的震惊是在一千六百米的高度上。于我而言,于贵州而言,于这个高度本身而言,说到震惊两字,似乎有些故弄玄虚之嫌。可就在那个时候,我心中升腾起的两个字就是震惊!曾为地质队员的我,征服过无数的高山,从海拔高度来讲,这里不算高。可是,当你是从海拔一百四十七点八米的地方,越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河,来到眼前这座茶山时,你不能不感慨。我见过无数的茶山,还没见过这么高的茶山。之前,我是知道脚尧茶的,特别是像银球茶这样的品牌,名气不小。在崇山峻岭中,在这样的高度上种出的茶叶,可谓高山茶,在白云深处,在这种的优质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嫩芽,可谓云雾茶。如果你无缘品偿,那你肯定体会不到什么是沁人心脾。
那天,我走在茶山的小道上,抬头看见雷公山主峰在彩云中若隐若现,太阳雨随着微风飘过来,贴在我的衣襟上,我并不觉得寒冷。太阳实在是太耀眼,天空却是湿漉漉的。爬坡上坎,步行再快,也并不怎么影响呼吸,而这样的呼吸仿佛是在滤心洗肺。这时候,无疑是愉悦的,这样的愉悦,体现了你身心的轻盈,这样的轻盈,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阳光和雨水所能赋予的,它能让你的眼睛看得更远,思维更加清晰而广阔。
有了这样的愉悦,有的人可能会忽视原本该有的疼痛感。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感觉到小腿上也湿漉漉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常在山上走,哪有露水不湿脚的?当我习惯性地卷起裤腿,以便更快地步行时,看见小腿上一片血淋淋。我一下愣住了,什么时候碰刮到什么了?是荆棘?还是突兀的岩石?没有答案,也无需纠结答案,就是受了点小伤,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的小腿上有着几十块伤疤,这是岁月的痕迹。这样的痕迹,可以说,是对我这个曾经的地质队员,翻山越岭的岁月最好的诠释。不就是再多一道疤吗!卷起的裤腿当然不能再放下去,这个时候,裤管与伤口摩擦,一定会很痛。
我们一行七人从海拔一千六百多米的茶山,顺盘山小道而下,行走了约两公里,走进了海拔一千三百八十多米的脚尧村。见到了传说中的老支书吴秀忠的照片,他是脚尧精神的实践者,可惜的是已于2010年去世。凝视着照片上吴秀忠老人那张沧桑但慈祥的脸时,我的脑海里想起了著名诗人藏克家令人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吴秀忠老支书显然还活着。在这块地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没有谁不记得他,只要与脚尧人交流,不出三句话,他的名字就会情不自禁地让人脱口而出。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行政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乡村工作是国之大者,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将动摇国之根本,这个根本归根到底就是人民。吴秀忠就是这千千万万个行政村党支部的优秀支部书记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牵挂的还是脚尧的人民群众。
在小小的荣誉展厅,我看到的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就是脚尧人光荣的奋斗历程:1997年省委省政府授予脚尧村“红旗文明村”、1998年省委省政府授予脚尧村“全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红旗村”、1999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脚尧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国务院授予脚尧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5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脚尧村“全国文明村寨称号”。2006年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脚尧村为“州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2007年这个昔日“讨饭村”“三靠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五千五百一十二元,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电线年,实现人均现金收入一万三千二百零八元五角,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14年至今脚尧村持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穷则思变,敢闯敢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脚尧精神的核心关键词,这是在上世纪末脚尧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因地制宜,战天斗地、苦干实干从而凝结出来的精神财富。有了这样的精神,那么梦想成真、化茧成蝶的美好就会向你招手。脚尧人由此彻底改变了一贫如洗的面貌,创造了雷公山贫困区域脱贫致富的人间奇迹。
吴秀忠的三儿子吴先锐个子不高却很结实,一张安详的脸上有着坚毅的目光。他见我小腿受伤,赶紧拿出了酒精擦拭消毒,并用纱布包扎好,这样便可以让我放下裤管,不再担心摩擦到伤口。
我们一行人就坐在他家的院坝里聊天,听他讲父亲吴秀忠的故事。老支书吴秀忠去世后,吴先锐当选为村主任,2016年任村支部书记,2021年任村支部副书记至今。
吴先锐讲起脚尧村的过去,可谓了如指掌。脚尧村地处半山腰上,看得见水,却用不着水,人畜饮水全部靠肩挑背驮。没有充足的水,一切无从谈起。1987年,大家开了个院坝会,决定先解决人畜饮水这个长期困扰脚尧人的问题。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村寨群众就自筹资金四千元。在县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脚尧人投工投劳苦干一个月,终于把山中清亮甘甜的泉水引进了各家各户。有了水,没有电也不行。以往,脚尧人靠松脂照明,好一点的用煤油灯。脚尧山上的茶青,都要挑到县茶叶加工厂销售,这跋山涉水走五十多里山路,等到达市场,茶青可能早变成了蔫叶。因此,通电一直是脚尧人的梦想,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困难,可是,要梦想成真,告别煤油灯,实现生产用电,的确不容易。1985年秋收过后,开院坝会发动群众动用了历年做副业积攒下来的所有资金,购买了一台三千瓦的发电机组,但由于功率不足,发电量根本没办法带动家电,只能勉强用于照明。1992年村里又召集群众大会,筹集建设资金四万四千元。帮扶单位县政协派人蹲点指导,县供电部门大力支持,并派遣技术人员现场勘察设计,修建了一座十二千瓦和五千瓦各一套的小型水力发电站,这才解决了茶叶加工用电问题。1997年,在“村村通”电网工程中,给钱也没人愿意把所需的电杆抬到山崖上的脚尧村。看着这么险峻的高山,这么崎岖陡峭的山道,不要说肩挑几百斤的电杆了,就是空脚空手行路都难。除了脚尧人,没有人心里不发憷的,毕竟命比钱重要。可是,脚尧人没有选择,他们带上手腕般粗的麻绳,碗口大的杠子,从山脚下的黄里村把几十根大电杆硬是抬上了山。1998年,脚尧村完成了农网改造,确保了全寨家家户户的照明和生产加工用电。有了充足的电,农机设备进了山寨,各种家电也进了山寨,脚尧村群众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集体经济也有了好兆头,大家一合计就乘势建成一个生产能力达二吨的茶叶加工厂。
有了水,有了电,随着脚尧村农业综合开发能力的加强,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每年秋收后,光靠肩挑背驮,显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山货下山的需求。交通闭塞,不通公路成了严重阻碍脚尧生产发展的又一重要瓶颈。如果说,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脚尧人的致富之路就成了一句空话,通路无疑是脚尧人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最大问题。
在这一带的广大农村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人民群众富不富,关键要看支部强不强”;在众多的村党支部里也流行着一话,“要致富,先修路”。脚尧村是雷公山区村这一级所在地较早通公路的村寨之一。这是因为脚尧党支部太强,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吴秀忠实在太强悍。他振臂一挥说,“我们没有退路可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年,上级部门挤出五十五万修公路的扶持款给了脚尧村,但对于脚尧村三十三户六七十个劳动力来说,要想修通十一点五公里的盘山公路,根本不可能。1997年雷公山的冬季来了,村支书吴秀忠召集党团员村组干部开会,出谋划策。大家一笔账一笔账地细算,要修通这条公路,至少需要二百五十万元的资金。而且,就是全村七十来个劳动力农活都不做了,全部投入到修公路中去,最少也要二十年。二十年,这是脚尧人等不起的,更是耽搁不起的。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令人沮丧甚至恐慌。陆续开发的一千零三十七亩优质果品基地,到世纪末就会已进入盛产期了,每年可收获高山梨二百万公斤以上,产值可达四百多万元;新种下的一百三十六亩高产茶园,两年后也将进入盛产期,年产量可达一万公斤以上,产值可达四十多万元;魔芋产量每年都有十五万公斤左右,产值二十多万元;还有多种其他产值达到十万元的农产品。面对这一系列的数字,没有公路,全靠人扛马驮,成本太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这将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在这关键的时刻,村支书吴秀忠想出了一个办法:“靠人力是行不通了,要靠机器,买推土机来干。”吴秀忠的说这句话并非是要凭空蛮干,这是他多次带领村干实地考察推土机上山的线路,并请技术员来勘测的结果。吴秀忠拿出获得省级“红旗文明村”的奖励金十五万元,带着聘请的驾驶员宋文明直接去河南购买推土机。这一去一来,在路上心里急、吃不好、睡不香,十多天整个人就瘦了十五斤,几乎脱了形。1998年3月24日,当吴秀忠回到雷公山山脚时,吓了大家一大跳。看着支书吴秀忠为修路操心成这样了,大伙都很痛心,纷纷说,支书先上山回家睡觉,这里还有大家哩!吴秀忠瞪圆了红肿的眼说,“睡!哪里睡得着。”他手一指推土机,“这东西不上山,这心就踏实不了。”
让吴秀忠不踏实的是坡长近一公里,却达到了坡度六十度的陡峭山崖——“猫鼻梁”这条险峻的小山路。一般人手脚并用,也不见得就能轻松而上“猫鼻梁”,七吨重,这么大的一堆铁,咋个上得去哟?咋个办?就开个“诸葛亮会”,而宋文明看着愁眉苦脸的大家,像吃了大力丸浑身是胆成了赵子龙,他豪迈地说,“上得去”。于是这样的景象在“猫鼻梁”上演了。七十多个强壮的汉子,一部份人在前面用绳子拉,一部份人在后车用木棒助推,有点像“蚂蚁搬大虫”的样子。驾驶员宋文明像一名将军,时而下车指挥,时而上车不断加大油门。经过两天的苦战,这台重逾七吨的推土机终于过了“猫鼻梁”。第二天,轰轰的开山炮炸响起来,推土机轰隆隆地叫着不停地推拉山石。经过两年的努力,一条全长十一点五公里的道路已开出了路坯,还有四公里无法开掘,是因为这一路段要经过临村大龙村的部分土地,只能暂时停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省、州、县领导到脚尧调研,并派县四大班子领导和西江镇有关领导到大龙村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使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并筹措资金共计一百零五万元,于2003年4月8日再次开工。轰轰的开山炮再次响彻了雷公山,推土机轰隆隆地再次叫个不停地施工。经过五个多月的奋战k8凯发,脚尧村终于在2003年10月中旬圆了“公路梦”。
在村办公楼前的公路旁,一座木质结构的凉亭里摆放着那台修路功臣推土机。凉亭的基脚用青石板镶砌铺垫,顶上盖着小青瓦,四周用小木条围护,由此可以体会到脚尧人对这台老推土机的重视。脚尧村人竖立起块木碑,上面写道:
他是一名老战士,在脚尧村“服役”近十年,是脚尧精神的历史见证者,是脚尧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功臣,脚尧人亲切地称呼他为“脚尧功臣号”。
2003年10月,通过“脚尧功臣号”和脚尧人日夜奋战,历经5年多的艰苦建设,11.5公里的脚尧公路通车,从此,脚尧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脚尧功臣号”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为了让脚尧村的子子孙孙牢记“穷则思变、敢闯敢试、不屈不挠、苦干实干”的脚尧精神,让脚尧精神永放光芒,脚尧人承诺世世代代照顾好这位脚尧老人。
短短几年时间,家家添置了小汽车,山货随时运进运出,给脚尧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脚尧村率先走上了“小康村”的道路。至今,全村实现了“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网络),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脚尧村积极夯实农业基础条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造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脚尧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和快速发展;近年来,脚尧村更凭借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依托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市场、依靠着国家的政策,引领村民走上现代农业产业示范之路。他们还积极发展绿茶产业,现该村有茶叶公司四家,茶叶加工厂七家,茶园四千余亩,茶叶年产值六百余万元,脚尧村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示范村。同时,脚尧村还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目前有特色种养殖户十五户、种植有天麻二千余亩、魔芋八十余亩。如今,脚尧村辖三个村民小组,四十四户一百九十二人,至2020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二万三千八百元,成为树立在雷公山上的社会主义的小康典型。随着产业的纵深发展,脚尧村已逐步建成了“茶旅结合、特色养殖、绿色庄园”的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区,基本实现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多亏了穆书记,现在我的红茶供不应求!”村民匡远刚指着正在发酵的一批茶说,帮大家改变了之前自产自销的方式,如今“合作社+公司”帮村民提供技术、带客销售,大家干劲十足。
匡远刚是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的村民,他口中的“穆书记”名叫穆修群,是2021年5月主动请缨,从雷山县直机关工委来到脚尧村任的。
据介绍,现在的脚尧人继续发扬新时代“脚尧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一种新时期适合于贫困山区的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他们已经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全县乃至全州实现乡村振兴树立了新标杆。
近年来,脚尧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了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脚尧人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他们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海拔一千三百八十多米以上的脚尧村,几乎看不见金色的谷粒和草垛,闻不到稻穗的飘香,但可以看见满坡满岭的绿色茶园。老支书吴秀忠曾说:“调结构、换思想,壮大产业、生态互补,脚尧人秋天的颜色都变了,由金黄变翠绿了,我们只要收一茬清明茶,就当我们脚尧人打一年的粮食了。”所以,吴秀忠老支书等人一直在把握基本粮食生产不动摇的基础上,向种养殖业摸索前进。从1984年到2008年的二十四年间,脚尧村先后发动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种蔬菜一百余亩、种折耳根六十亩、种金秋梨一百零三亩、种药材四百六十亩、办小林场六百九十亩、办小草场一千亩、办茶场一千七百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家家饲养猪、牛、羊,户均存栏达到七头,使传统的单粮食产业发展成为多种产业并驾齐驱的混合型产业。
脚尧的今天,伴随着老一辈的精神,他们从不固步自封,绝不“吃老本”,而今,年轻的一代继续勇往直前,继续承接家业,积极创新品牌,继续打开市场、壮大产业。随着市场和科技的发展,脚尧的传统茶叶不断升级,在中国茶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扩大。他们坚持品质、打造名牌、持续创新,围绕茶叶展开的三产融合也越发深入。以脚尧茶业公司吴先海、富尧茶业公司吴先斌为代表,他们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品牌、敢于拓展市场、敢于升级转型。
脚尧村两委积极实施“能人+党员+村干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两委干部。加强无职党员培育,确保每名农村党员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有一条以上稳定的收入渠道,不断提升党员带富能力。
他们深入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组织党员和致富能人“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理念,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阵地,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农业新技术;在村内建成小康家庭培训基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创业致富能人,实地集中讲授、基地现场讲解农业实用技术;积极开展优秀乡土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工作,用好用活“时代乡贤”“文化巧匠”“土专家”“田秀才”。通过努力,目前全村十三名党员个个是乡土致富能手,家家有产业,并示范培育了五十五名致富能手,一百二十余人掌握了茶叶、魔芋、天麻等种植技术,在茶叶产业的基础上,带动全村发展折耳根、魔芋、天麻、黑毛猪养殖等产业。通过技术培养、产业带动,脚尧村在雷山经商办企业二家,在其他乡镇、村办茶叶加工厂四家,在本村办加工厂五家,在雷山县城及以外买房子二十二户,真正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
脚尧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修复并重,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经济,带动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产业蓬勃兴起,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村富,不算富,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富才是富。脚尧人秉持老一辈的精神,在自己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带动周边村寨,乃至全县其他乡镇、村一同发展壮大茶叶产业。致富能人吴先海、吴先斌分别成立的雷山县脚尧茶叶有限公司、雷山县富尧茶业公司,通过公司党支部与脚尧村、乌尧村开展支部联建,采取支部共建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即公司的一名党员与一个茶农党员和一个茶农贫困户结对,共同帮扶发展。以吴先海为代表,他坚持“带动壮大雷山茶叶产业、全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为根基,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合作社加农户”的茶叶产业发展模式,带动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乌尧村、羊吾村等十二村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实现脱贫出列,带动贫困群众四百二十户一千六百八十人脱贫,为雷山实现整县“减贫摘帽”作出巨大贡献,该公司也被评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18年被贵州省扶贫办评为雷山产业扶贫企业的标兵。
脚尧村为了使生态保护和发展互相协调,他们首先在产业上选择生态茶叶为主,种植药材为辅的生态绿色发展道路。他们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和荒山荒坡种茶,不毁林炼山开荒种茶,单块茶园面积控制在五十亩以内,维护生态平衡。目前,已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果中有茶、茶中有果,茶中有禽、禽中有茶”的典型生态茶园。脚尧发展产业立题意高、定位准确,既考虑到当前又着眼于长远,突出产业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并重,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生态互补效益。
在茶叶产业上,脚尧人民大胆探索“茶叶产业+农业观光”的乡村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脚尧茶叶资源优势,以农业观光为突破口,推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与体验度假深度结合,完善茶园观光步道,兴建度假农庄,逐步建成了“茶旅结合、特色养殖、绿色庄园”的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区。
如今,脚尧村变成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村民过上了“闻得见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的小康生活。
脚尧村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的目标,通过党带群、强带弱、企带村,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把过去党员群众单打独斗转型为组织化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推动村美民富产业兴。
他们始终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推进脚尧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村两委换届,从党员致富能手中选优“领头羊”,打造一个运转高效的村级班子、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一个“五好双超”村(即:班子协作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集体经济积累超三百万元、盈利超一百万元)。同时,他们把壮大党员队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来抓,注重把致富能人、外出经商人员培养吸收入党,全村从最初二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十三名。
村党支部牵头兴办了“雷山县脚尧富祥合作社”。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实施“金种子”带富计划,十三名党员通过“一帮一”“一帮多”与脚尧村民开展帮带服务,通过开展“一户一技能”活动,通过帮技术、教管理、共同占市场等办法,手把手培育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推动全村发展一体规划,产业一体带动,每亩茶园每年可为农户创收三千至四千元,最高达六千元,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弘扬新时代“脚尧精神”,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是的初心和使命。脚尧村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支部桥头战斗堡垒的引领,也离不开每一位党员干部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脚尧村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完成自家产业生产,做好产业带头的同时,还负责村内各项基本事务,引领全村共同发展。为响应脱贫攻坚政策,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脚尧村创新性地开展了“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由村内党员分别带领十户左右的农户组建了产业发展、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若干联创主体,由先进带后进,由富带贫k8凯发。该发展模式使全村的经济效益极大提高,村内环境卫生治理和乡村治安管理也随之进一步提升。没有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有力组织,脚尧村不可能有今天的山乡巨变。可以说,基层党支部的引领,在脚尧村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实现美好生活共同富裕梦的坚强引领者和战斗者。
可见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而持续奋斗。事实充分说明,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推进乡村振兴,不能离开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人民是敢闯敢试、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践行者,一定要把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有效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在群众中掀起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新高潮。
白岩苗寨的苗名叫“怎留”,意为“层层梯田又大又宽的地方”。在白岩寨的寨脚,是层层相承,块块相连的梯田,梯田一直延伸到谷底的河边。因山脊中有两处的白色石壁,显得巍然壮观,久而久之,“白岩”这个名字便叫开了去。
白岩村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南部的丹江镇,毗邻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县城八点五公里,村域面积四点七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共有耕地四百二十二亩,林地五千零四十一亩。这里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风光旖旎,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五,有独特的云海景观。梯田与民族传统建筑相融共生,白岩村因此被誉为“梯田托起的村庄”。晴天,站在白岩村的梯田上,就可以看见苗岭主峰雷公山。
全村由两个自然村寨组成,分为五个村民组,共一百五十三户六百一十八人,常住一百二十四户五百零三人。其中,脱贫户四十户一百四十九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十七户八十二人。世居民族以苗族为主,民族风情浓郁,苗绣、芦笙表演、苗族建筑技艺、特色手工艺等在此得以保留和传承。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为白岩村发展旅游产业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乡村振兴局直属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单位的帮扶,给白岩产业建设带来巨大的改变。
乡村振乡的关键是产业、就业。有了产业振兴,那么与之关联的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便会更加密不可分。村支书唐文德就是白岩村人认同的人才。他于1989年出生,2008年6月毕业于贵州省旅游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来又毕业于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他在新加坡长乐集团上海海上黔香阁餐饮有限公司有着五年的从业经历,2013年11月回乡创业,创办了贵州雷公山响水岩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1月他当选白岩村村委会主任,2021年11月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几年他先后雷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脱贫攻坚优秀致富带头人”“全县优秀员”;黔东南州委员会评为“全州优秀员”;被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评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见到这位“能人”是在“牧云涧梯田度假民宿”的茶厅,那时候我刚坐下来,正想喝杯茶水提提神。这一路走来,确实有些疲倦了。
原本在我这次下乡的行程中没有白岩村的,是在省作协副主席高宏同志的一再提醒下,我才同意把白岩村放进了这次的采风调研中。高宏同志几天前打电话给我说,“你要是不去白岩村,我们年终总结都过不了关。这个白岩村是我们省作协的帮扶点,机关秘书冯智林在那里任驻村。”我说,“帮扶点上次不是去了吗?还把我十万元的奖金给了村里了嘛!”高宏说,“今年换村庄了,不是在息烽县了,换成雷山县了。我们都去过了,就差你这个主席了。”我一听,这还有啥讲的,这不,我还成了拖后腿的人了,这还了得?得赶快补上。
这段时间创作任务的确太重。刚写完省重点电影《四渡赤水》,又开始搞长篇电视剧《江山》的创作。两部作品还要反复修改,还得不断转换思维,上午还在思考怎样才能创新表现长征中的红军,大脑里一会儿是、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及红军指战员,一会儿是蒋介石、陈诚、龙云、薛岳、王家烈等;到了晚上,就又得思考电视剧《江山》里那些乡村振兴中的人物,咋个能鲜活起来。这就是现实,两部剧的审读意见随时可能会来,你还要随时应对才行。再说了,省文联的帮扶点在晴隆县三宝社区,我去了几次,答应县里把电影《二十四道拐》搞出来。十年前,我主抓主创的三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作为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献礼片,在央视播出后,确实让晴隆县火了一把。这不?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还有两年时间,作为电影的生产创作周期,己经处于倒计时阶段。这是个大制作才能表现的故事,估计投资达五亿元左右。招商引资倒是没问题了,投资商看完了我的编剧阐述后,决定投资。资方催促剧本,我还没写,而创作的乡村振兴的长篇报告文学《我见青山多妩媚》又必须在这个月完成,文章内容还不能单一,一定要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振兴。赶紧补上缺失的内容,这也是这次我出来采访的目的。因为目的很明确,起初就没有想到高宏所说的这事。接到高宏的电话,我只能改了行程。不过,我没忘将了他一军。我说,“你们都去了,给帮扶点带去什么实惠的?”他说,“没办法,作协穷呀!只能派作家写写文章。文军扶贫嘛!也只能这样!”我笑了起来说,“没有实惠的帮助,没脸去帮扶点呀!人家村里,可能正翘首张望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东西,结果来了个作家协会,只能来点摇旗呐喊的东西,说不定人家心里早己失望得心烦,心想,你们来干啥哩?”
说“你们来干啥哩”时,我特意用了陕西话。在我看来,这似乎似更能增加“质疑”的口吻。
高宏也笑了起来,他立刻就将了我一军说,“这不正给你汇报嘛!这争脸的事,还得靠主席你。”
在电话里,我也能感觉高宏一脸的坏笑。这对话仿佛在下象棋,我将了他一军,他将了我一军。这一军将下来,还真要来点实招才能破作家协会的窘态。上次也是他要我去息烽县那个帮扶点,也是同一招,我的十万奖金没了。这次还是这一招,行吧!中招就中招吧!不中招还不行。作家协会就这样,无权无钱,我这个主席还能干啥哩?
刚到白岩村,驻村冯智林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我参观“牧云涧梯田度假民宿”。这民宿的确精致,设计新颖又不失民族风格,环境打造上也颇具匠心,是我喜欢的那种,让我眼睛一亮。可我刚长途跋涉而来,对这样太热情的方式,还是要申请暂缓一下的。小冯的这种工作作风,我是很高兴见到的。毕竟他没来什么“虚”的,见省、州文联主席都来了,并没有多余的客套,而是要给我们来一个眼见为实。看着他还乐此不疲地忙着引路、介绍,我又看了看比我还大一岁的黔东南州文联主席李文明同志一头的大汗,我说,“小冯呀!你让我们先喝一口水,找个能坐下来的地方,找几个人来座谈一下,可好?”
冯智林这才可能意识到,这是两个年近花甲的老头。这民宿依山而建,东一套西一套,上一套下一套的,这太阳又实在太大。于是他把我们带进了民宿前台大厅中的茶憩区坐下。热腾腾的茶上来了,却不能立刻就喝,这时一阵阵凉风从窗外吹了进来,很是爽人心。在贵州就是这样,无论太阳怎样大,晒得你心慌,只要你能站在树荫下,就会有凉风吹来。何况,我们坐宽敞的大堂里,穿堂风过,浑身爽朗!这时,能人村支书唐文德拿着矿泉水进来了。
我接过唐文德递过来的冰凉的矿泉水一饮而尽。他睁着一双惊讶的大眼看着我,欲言又止。我当然能洞悉他的之所以惊讶!这老头咋这么厉害?这么凉的矿泉水,就这样咕噜咕噜一口而下了?赞叹一句吧,不妥;道歉一句吧,也不妥。这样的场景,他说点什么才妥,确实是个难题。他的欲言又止可能是这个时候最好的呈现。当然,我那时的呈现立刻缓解了他的难堪。我放下空瓶子,抚摸了一下肚子说,“舒服了”。然后,我严肃地一手指着他说,“你就是唐文德支书,如雷惯耳呀!果然是个人才呀!”又一手指着冯智林说,“人家唐支书,水平就是高。”见我这样说,大家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时无解,唐文德和冯智林也只能面面相觑。
见状,我赶紧笑了起来。我一手拿起那个矿泉水瓶说,“这个能解决目前最要紧的问题。”又一手端起那杯热茶说,“也不能说这个不能解决问题。”我又扭头笑嘻嘻地对李文明说,“文明同志,如果,我们的喉咙渴得快冒烟了,而这个口渴又可比喻我们的基层工作在乡村振兴中所遇到的问题,你说,哪个是解决迫切问题的所在。”
见气氛热烈了起来,我品了一口热茶说,“也不能说这个不能解决问题,现实的状况是我们等不起呀!”
一时间,吸茶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当然知道,这些声音,其实是一种态度,两层意思,一是对雷公银球茶表示认可,二是对冯智林表达安慰。毕竟,我对唐文德的赞许,有点拿冯智林来铺垫的意味!
我说,“好茶呀!真是沁人心脾。”大家纷纷赞同,说,“好茶!”我放下茶杯说,“好,我们来讨论关于冯智林同志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热茶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绿茶能解渴生津,于口渴本身而言,绿茶是最佳选择,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口渴的问题k8凯发,不要说你喉咙冒烟,就算是冒火也不怕,清热解暑是绿茶的基本功能。所以,冯智林同志给我们茶喝无疑是正确的。”
“刚才与大家开开玩笑,现在该言归正传了。”我举了举茶杯说,“刚才我也说过,不能说这个不能解决问题。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用今天的口渴这件事,来比喻我们的基层工作在乡村振兴中所遇到的问题。那么冰冷的矿泉水和热茶的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所带来的效果,我们可以思考思考,是不是可以这样讲?比如哪些工作是眼前必须立竿见影的,哪些工作又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冯智林同志来驻村都一年多了,唐文德同志更是长期在基层工作,比我有经验,怎么样?我的话够多了,今天我来,主要是听你们讲的。”
大家见我一脸的认真模样,又笑了起来,大家都很放松,看起来很愉快!在这样的氛围中,冯智林和唐文德显然没有了拘束,我们便无障碍地交流起来。
据唐文德支书介绍,2018年,在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关心下,乡村建设基金会协调企业捐赠一千万元,雷山县政府配套七百万,在白岩村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精品民宿示范点,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打造了集休闲度假、亲子出游、户外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精品民宿项目“牧云涧梯田度假民宿”,年均接待游客三千六百人次以上,经营收入达到一百余万元。依托民宿产业链条,白岩村开发了“民宿+N”系列产品,推出了一系列农特产品和特色旅游体验项目,不断提升“牧云涧”民宿品牌,让民宿产业成为了白岩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依托民宿旅游产业,通过合作社整合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推行“政府+社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首创了“五三一一”合作社收益分配模式,即收益的百分之五十作为滚动发展资金,百分之三十作为村民分红资金,百分之十作为公益基金,百分之十作为合作社骨干鼓励资金,有效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成功实现了利益联结,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因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富成效显著,2019年,白岩村被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乙级”,同年9月白岩村“牧云涧民宿”被中国旅游协会评为“中国好民宿”,10月,白岩村在海南博鳌举办的文创论坛上被评为“产业扶贫、最美乡村”。2020年,“牧云涧民宿”荣获中国民宿榜“黑松露”奖TOP5民宿,2021年1月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2020年度最美村宿优秀奖”,2022年4月被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贵州省“十佳花海民宿”,白岩村也获评中国移动全国“书智乡村”二十佳优秀示范村。
白岩村打造“分享村庄、百美村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成立了雷山县白岩村梯田部落旅游专业合作社,并以“党支部+项目+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共同打造“梯田+民宿”农文旅模式,依托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增收问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有效激发了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白岩民宿项目主要分为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民宿项目流转老百姓两栋闲置的房子来打造样板院,建设占地面积四百八十一点四九平方米,总共十六个间房二十六张床位,于2019年6月建成运营。二期民宿采取完全新建的形式建设。占地面积九百五十九点六二平方米,新建三栋公区,五栋稻田民宿十三间房二十二张床位,并且盘活了原白岩村小学闲置教学楼作为刺绣、蜡染、手工等游客非遗体验中心,于2020年7月建成运营。三期民宿继续采用流转老百姓闲置房屋形式建设,共改造九栋民房,占地面积一千六百平方米,共三十三间房六十五张床位,于2021年4月建成运营。
项目建成后,引进了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商来带动合作社运作,合作社与第三方运营商按照7:3的比例对民宿收益进行分成。截至2022年底,民宿营业总收入达二百二十一万元,其中,2021年收入一百零六万元,2022年收入一百一十五万元。
民宿项目还直接带动白岩村五十三人就业,间接就业三十一人,其中项目施工期间带动就业四十四人,工期六个月,人均月工资四千元;运营期间,前后带动十一名白岩本地村民在民宿作为服务人员就业,人均月工资不低于二千六百元,目前长期在职民宿管家有八人。
民宿慢慢地火起来了。白岩村开启了“民宿+N”的乡村旅游新模式,牵引中国天气出资八十一万元为白岩建中国气象基站,协调贵州移动出资八十万元,为村里建设了“5G”基站和一整套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赋能,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发展。目前白岩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客源均是通过网络预订。在此基础上,白岩村搭建了“黔移庄园”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5G”视频直播溯源等方式,间接带动开发多种业态和产品,包括杨梅汁、米酒、优质稻米、稻花鱼、茶叶、蜂蜜、刺绣等手工制作,间接带动了村民二十余万元的直接收入。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百分之一十五点七八,达到了一万六千零八十二元。
同时,白岩村依托数字乡村发展,搭建了“黔移庄园”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5G”视频直播溯源的方式,间接带动开发多种业态和产品,村里的稻花鱼、黑毛猪、果蔬由合作社收购销售作为民宿食材,五百多亩水稻通过与本地企业合作打造有机稻米销售,农户长期习惯存储的稻谷统一酿造成美酒销售,油菜花既作为景观观赏,也经加工后销售为民宿食用油,雷公山百花蜜大受游客青睐卖到二百元一斤,苗族银饰刺绣也很受游客喜爱……除了直接购买农产品,“黔移庄园”还推出了“我在苗乡有亩田”“我在苗乡有头猪”的招牌,让消费者在线定制认养农产品,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等待农产品成熟时,即可直接去现场采摘和提取。民宿投入运营后,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也都被盘活了。比如说,村民杨启忠会做木凳,合作社帮他把凳子销售到北京、韩国等地;李秀明会做木勺,就推荐客人去他的小作坊里进行体验;杨昌花大姐的厨艺很出众,酒店就聘请她当厨师。除了这些,村里还成立了民族传统芦笙队,组织开展“云上人家文化节”“我在苗寨有间房”等活动,以民宿经济盘活产业发展,间接带动了村民二十余万元的直接收入。
特别是依托全县“茶麻菇稻”农文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白岩村凭借特色村寨景观和民宿产业成为园区游客休息和消费的支点,重点打造了茶叶、优质稻、苗族稻作文化的消费业态。村里的二百多亩茶叶加工成接待用茶,春茶茶青收购六十元一斤,优质稻米作为伴手礼卖到二十多元一斤,传统工艺制作的米酒加工包装后二百多元一斤。搭上“茶麻菇稻”农业产业园发展快车的白岩村,将会迎来又一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依托中国移动“数字黔村”管理平台,白岩村探索积分制管理办法,以积分评价管理为抓手,将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与村规民约的各项要求量化为积分指标,将其细化为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公序良俗等二十九项积分事项,对农户行为进行评价后形成积分,并通过红黑榜进行公示,积分结果与年度分红挂钩,通过积分管理把乡村振兴措施转换为实践导向;同时,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作用,狠抓自治、法治、德治,加强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并发挥乡贤理事会、寨管委等村民自治团体的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行为形成约束。目前,白岩村已完成二十路公共区域,以及四十五路村民室外枪机摄像头和“云喇叭”终端的联网建设,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监控。“数字黔村”管理平台还为白岩村村委提供了综合基层管理、智慧党建、数字一张图、便民服务、乡风文明、旅游管理等基层治理管理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了白岩乡村的“智”理。
可以说,白岩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缩影。在2019年白岩村脱贫出列后,这个村始终坚持“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进一步抓好“三落实”(即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重点围绕“九个聚焦”(一是聚焦政治引领,二是聚焦服务大局,三是聚焦科学精准,四是聚焦巩固拓展,五是聚焦监测考核,六是聚焦创新驱动,七是聚焦系统集成,八是聚焦持续发展,九是聚焦提质增效)和“六个专项行动”(开展重点人群监测帮扶专项行动、开展“三加一”保障“回头看”专项行动、开展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开展加强衔接资金项目监管专项行动、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盘活“三资”化解债务专项行动、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健全完善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帮扶的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除了唐文德如数家珍的介绍,大家也你一嘴、我一嘴地不时补充和讨论。不知不觉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吃了午饭,我们立刻前往唐文德所介绍的地方实地了解,毕竟要眼见为实嘛!
一路走下来,当然是眼见为实了。白岩村的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太阳像熟透了的果实跌落在山头,血的彩汁流得绿红花紫。真是难以见到晚霞,不再灼人的光线随微风飘浮在层层的梯田上,撩动起一缕缕轻雾渐渐在山谷里聚集,不一会儿,就会形成一片云海。云海之上的白岩村可是天上人间?在我看来,当然是了。
白岩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到今天的模样,用“旧貌换新颜”来形容似乎还久了点什么,而对此情此景,我的大脑快速的搜索着,希望能找到身入其境而恰如其分的语言。当我忍不住再次环视群山之后,“换了人间”这四个字一刹那占据了我的脑海。
离开白岩村时,我忍不往对唐文德同志说,“你这个同志怎么搞的嘛!我都要走了,你一点要求也没有吗?非要我说出来吗?好!我说,你们村缺景点与景点之间的电动观光车,你要吗?”他说,“当然想要,这里道路崎岖,拐弯抹角的,这一上一下的,这对我们本地人来说无所谓,对游客来讲是有点难度。”我说,“几台合适?”他说,“三台就够了。”我说,“行,我来解决!”
我抬头看了看深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东山头升起来一轮亮晶晶的满月,而太阳依然鲜红地挂在西山顶上。日月同辉,这就是久违了的日月同辉——只有来到这青山绿水之间才能看到这样奇妙的祥瑞之象。
常在山里行走,便知道山里人远行有一句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山里人独特的经验,朝霞的出现,意味着接着可能要下大雨,而晚霞的出现,则预示第二天必然是个大晴天。
心情实在好极了,看来明天的行程,应该又是一路阳光灿烂。我不禁扭头对大家感叹地说,“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石板村位于九阡镇西北部,离镇政府三公里,由原水梅村、母改村、石板村三个村合并而成,下辖二十个村民小组和二十一个自然村寨,全村一千二百二十二户五千四百四十三人,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四百八十九户二千零四十九人。经过各级帮扶单位的倾情帮扶,石板村已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目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清零。
来到石板村之前,我是做了一些功课的。这个村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大部分村民都是水族,大多数人都是潘姓。可以说,这个村是一个敢打敢拼、不屈不挠的英雄村、爱国村。在七十八年前,村里一位名叫潘老发的村民带着村民们,和前来侵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根据史料记载,在1944年11月28日的傍晚,一队三百余人的日军从荔波佳荣方向而来,侵入石板寨,水族青年潘老发等人率领村里的青壮年奋起反抗,用鸟枪、土炮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日军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大山里会遭到顽强抵抗。一阵密集的枪炮过后,日军顿时倒下八个士兵,村民也牺牲了四人。由于石板村背靠大山,且地势险峻,又有坚固的石墙为依托,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日军一时摸不清石墙后的情况,不敢贸然强攻。那个时候日军进攻贵州,从而占领重庆狼子野心,己成强弩之末,而精锐善战的远征军从缅甸回防贵州,使日军的战略目地进一步绝望。日军在离此不远的独山县遭到重创,这一队日军急着想撒离贵州退回广西k8凯发,无心恋战绕道而逃。潘老发无疑是个猛人,他立刻带领村民追杀敌人。他们熟悉地形,不时偷袭伏击,沿途不断截杀,又打死了日军十四名,缴获了骡马六匹及一些弹药物资。石板寨水族群众打响了三都水族自治县抗日的第一枪,振奋了各族人民抗战的士气。据不完全统计,三都全县各族人民群众自发与日军交战二十余次,消灭日军官兵一百三十余人,缴获小炮一门、机枪两挺、三八步枪一百八十余支、骡马十七匹以及一些军用物资。
时至今日,在石板村众多的宣传牌中,最惹人注目的便是村口的“石板寨水族群众抗战始末”的那一块牌子。陪着我的是石板村的村支书潘永贤,他是一位“80后”的年轻小伙子。他说,“这块牌子不仅是给前来参观的游客看的,同时还要告诉和激励我们村的村民,石板寨过去是一个英雄村、爱国村,那么今天,来到了伟大的新时代,在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虽然没有了硝烟和炮火,但我们石板村人同样也不能落后、不能怯弱,要尽全力去争取胜利。”
潘永贤的这几句话让我有些意外,一个年轻的村支书有这样的见识,难能可贵。我猜想他在当支书之前,一定有走南创北的磨砺。不一会儿,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潘永贤说他以前在江苏省常州市打过很多年的工,2016年4月,三都县委组织部动员外出务工优秀青年返乡竞选村干,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决定返回家乡。
他想了想,很认真地说,“我如果说,一个人富起来那不是富,全村人富起来那才是富,您肯定觉得我说得有点冠冕堂皇了,但我当时决定回村里来的时候,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们村祖祖辈辈的梦想。虽然我常年在外打工,但我经常从网上看家乡的各种新闻报道,从这些报道中,我明显感觉得出家乡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有了这些方方面面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回来的决心。”
看着他一脸真诚的模样,我也点点头,很诚恳地对他说,“潘支书,你说的这些话我相信。”
潘永贤回到石板村之后,即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说起当年才回来时的经历,他一脸感慨。从2003年开始,他就去到江苏常州等地务工,十多年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开办了“常州市金凤凰水族马尾绣品有限公司”,同时兼任着三都县农商行、县人社局驻常州联络员一职,每月综合收入在八千元以上,而刚返乡任村支书时,每月收入不过才一千八百元,这点可怜的工资,不要说养家了,甚至连自己都养不活,为此,他的爱人意见非常大。潘永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劝慰爱人,说的也还是那番话,一个人富起来那不是富,全村人富起来那才是富。
只是,不管决心有多大,尴尬的现实情况就摆在眼前,和很多村的情况一样,在脱贫攻坚阶段,石板村不仅急需项目、资金、渠道等等方面的资源,更需要一个能带领群众攻坚克难打胜仗的领导班子。而直到2015年的时候,石板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何谓“空壳村”?意思就是,村集体经济是零,村支两委也涣散得近乎为零,这样的尴尬现状下,即便能给村里争取到扶贫项目和资金,也很难真正落地实施。
潘永贤和村支两委的工作人员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要想打赢这场仗,就得先改变这一局面。不久之后,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了新班子。为了加强脱贫攻坚力量,从州到县,也一共选派了五名扶贫工作队员进驻了石板村。
两委班子换成了有眼界、愿做事的年轻人,但干事创业并没有这么简单。潘永贤也表示,自己刚刚回到村里时,最感到头痛的是村里人的思想观念落后。说起来都是长辈,或是从小到大的伙伴,可这些人不仅对村干部不信任,对村支两委安排的事情也多有抵触情绪。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村支两委说今晚七点半开会,结果到了九点,人可能都没来一半。尤其是村里长期的贫困,更让部分村民对致富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更让人尴尬的是,就在潘永贤刚刚才上任的头几天,每天早上他家门口都会聚集一帮人,吵吵闹闹的,都是要争当贫困户的。潘永贤耐着性子和他们解释,现在甄别、判断贫困户是十分严格的,有各项具体措施和指标,他扳着指头说,“比如说,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说白了,贫困户不是村支两委,更不是某一两个人说了就能算数的。”听他这么说,人们也只能悻悻离开了。
这之后,潘永贤召集村支两委的干部开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决议是,尽快在全村开展贫困户公开评审。说到这里的时候,潘永贤说,“如果是全村先进户、养殖大户之类的评审,那我会很高兴,但这个评审让我心里很难过。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发了个誓,以后一定要在村里搞一次先进户公开评审。”
之后的一个月中,村干部、驻村干部分头到各村民小组、自然村寨召开群众大会,逐户进行现场评审。通过讲政策,摆事实,讲道理,全村评审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四百八十九户二千零四十九人。评审结束后,没有一人,没有一户漏评错评。
这之后,村支两委通过不定期地开展院坝会,反复讲道理,让群众都深刻地认识到,争当贫困户在村里是一种耻辱。所以,在2018年,全村有三十户主动申请不当贫困户。村支两委经过仔细核算收入支出总账,同意其中二十户的申请,并召开了表彰大会,给他们挂大红花、发奖状。
这一路走来,石板村的产业发展可谓充满坎坷,村里先后尝试过黄桃、艾草等种植产业,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这些产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2019年,村里决定搞板蓝根育苗基地,但因为群众对这一产业不熟悉不了解,参与的热情度都不算太高,潘永贤就和村支两委的干部们商量,干脆先由村合作社搞起来,成功后再扩大,发动党员户、脱贫奋进户入股,带动贫困户种植,这样既能打消群众的顾虑,又让一部分群众先得到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
说做就做。当村合作社投资的四十二亩板蓝根育苗获利十五万元后,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有了热情。2020年3月,育苗基地的规模再次扩大,村合作社入股十万元,十七名群众入股九十八万六千四百元,种苗全部卖出后,合作社提取管理费八万七千四百元,股东分红二十八万六千一百元。
分红大会才结束没两天,村合作社集中流转的六百四十八亩土地很快便被群众争相认领了。目前,石板村种植板蓝根达到了二千二百余亩,覆盖全村四百八十五户,其中贫困户为二百二十户,由村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群众既可以自己栽培,还可出售给合作社统一外销。
2016年潘永贤回村任村支书后,他召集了村支两委的干部们开了一个会,在会上他说,自己之所以会早早离开家乡出外打工,最大原因无外乎贫穷,被迫辍学。近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村里也依然还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支持教育,不发展教育,那么想培养人才,彻底斩断穷根,就是很不现实的一个幻想。这一番肺腑之言,也得到了村支两委全体干部的认同和响应。
也是从那一年起,石板村每年选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每人发放奖金五千元,对其他考上大学的学生也都进行奖励;另外,每年八月还要举办“高考奖学仪式”,颁发奖金和“状元之家”匾牌等活动,并在村里设立光荣榜,利用村微信群、QQ群广泛进行宣传。
2019年,村集体经济突破五十万元后,奖金总量大幅提升,极大地激发了全村学生,当年,全村共有二十七名学生考取二本以上学校。
据统计,从2016年至2022年,石板村考取二本以上的学生共有一百七十二名,发放的高考奖学金有十七万七千元,全村二十个村民小组,得到“状元之家”的有五个组。形成了家长重视教育、学生刻苦学习、各组开展竞争的良好氛围。
听到他介绍的这些,我忍不住说,“好啊,你们村考起了这么多的大学生,这真是了不起的一件事,你这个村支书,能这么重视教育,很了不起。”
潘永贤先是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马上又收起笑脸,有些严肃地说,“我记不清之前是在哪里看到过一段话,说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我们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阳光、雨水和土壤,他们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对,也说得很好。”
从他的这些介绍中,我分明能感觉得出,石板村能发展为今天的局面,这和村里有一个积极、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是不无关系的。近年来,石板村紧紧围绕州农村基层治理的十五条治理措施,积极稳妥谋划组建“组管委”“事管委”“自管小组”“乡贤会”等组织形式,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各项产业, 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接续乡村振兴这条主线。石板村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贵州省委关于贯彻〈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按照“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综合发展”的原则,以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规划形成“一区两园三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其中,“一区”指的是将石板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中示范点建设成为乡村游示范区;“两园”指两个示范体验园,即蓝传手工艺示范体验园和稻花养殖示范体验园;“三基地”即三个特色农业种植示范种植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南板蓝根种植基地。
潘永贤向我介绍这些情况时,我们正好走到了一户村民的院外,院子里传来一阵密集而有节奏的“邦邦”捶打声,我停下了脚步。潘永贤看出了我的疑惑,他一边推开院门一边介绍说,“妇女们正在捶青布,这就是水族独特的蓝传手工艺了。”
我和他走进院子,果然,在院子的一角,几位年龄不一的妇女正在水池边用木棒捶打着一匹长长的青布,见我们进来,这几位妇女都停下了手上动作,我向她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继续。
潘永贤转过头向我介绍,“她们现在捶打的青布,都是自家用棉花纺的线织的布,用的染料也都是我们村合作社种植的板蓝根根须熬制成的天然染料。这种染料叫蓝靛膏,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而且染好的色彩持久,洗后不掉色,这种工艺已经取得了专利技术。现在,纯手工捶打制作的青布已经成为我们村里一项产业了。”
潘永贤有些得意地说,“那可就多了,只要在家不出去打工的,每家每户都会制作,甚至有些去外地打工的人,也会带上蓝靛膏,在外地制作。”
他说,“一匹布大约能卖到一千二百元到一千四百元不等。这也是得益于这几年以来,我们村大面积实施板蓝根种植项目。现在,我们村的合作社示范种植达二百亩,带动群众种植一千三百亩,种植初见规模。”
目前,石板村已成功与贵州省一家蓝靛膏加工企业、一家布艺工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形成板蓝根育苗、种植、青枝染料染膏制作、布艺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为村民们解决了市场后顾之忧。
从村民家走出来之后,我们沿着村中的青石板路走,石板泛着青色的光泽。没有几百年光阴荏苒,石板绝不会有着这般的模样,它像一块块工艺品让人怜惜,生怕一脚踩踏,便破碎了我的想象。
走过了一长段青石板小道,我们走到了小水叶村民组。潘支书介绍说,这里以前是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的宅基地,搬迁之后,通过复垦复绿,现在已发展成为庭院经济示范种植地块,不仅成了小菜园,形成了庭院经济,还美化了村寨环境。按照“树有果、架有瓜、地有菜”新庭院经济发展模式,这里套种有枇杷、圣女果、花椒等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还种有日常生活所需的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以及三角梅,不仅能产生一定的收入,而且满足了群众日常生活需要,为下一步打造农村旅游、农家乐、民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路走来,我就在想,这样美得不可方物的庭院,什么时候我能拥有该多好呀!甚至,我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我就在这样的一座庭院里勤奋地写作或者在悠然地喝茶,甚至在喂鸡逗狗,并看见此时的我正从这里经过。那庭院中的我和路过的我,相视一笑,又分明地看到彼此的表情,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这样的情景似乎真实地存在过?
正当我以梦为马,天马行空地走神时,潘支书说话的声音把我拉下了马。他介绍说这里还是村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办公地点,这“一中心”指县乡村综合治理中心,“一张网”指城乡社区网格,“十联户”是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将相对集中居住的村(居)民按照十户左右标准划分联防联治服务单元。而之所以将办公地点选在这里,是因为这个村民组是这些年,农村自力更生、自我脱贫的一个缩影;在几年前,这一片都是典型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期间,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村民们赚到了钱,都建起了新房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可以说,小水叶组是群众自我解放、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集中体现。
一边走一边说,迎面遇上了一颗参天大树。这颗树高达数十米,树冠像一把巨伞,树围粗大,要六七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这是一棵至少有着三百多岁的枫香树,这种树在贵州的村村寨寨几乎都有,俗称风水树,一般生长在村头寨尾。不过,像眼前这样高大的枫香树确实少见。在贵州凡是被列入到古树保护名录中的树,都会在树身上挂牌,注明保护等级、树名、年龄及科属。不用看牌子,我当然认识枫香树了。我下意识抵近古树观察挂牌,只是对这颗树的尊重。不过,挂牌上面却写着“公平树”三个大字。刚才,在灼烈的太阳下步行了许久,正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也就没有心思立刻问寻,只是干脆一坐在石头上不走了,树阴之外阳光实在太灼人。见我一坐,大家也都坐了下来。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呀!这时候微风徐徐掠过,让一直炽热着的心有了一丝丝凉意,令人非常愉悦。有了这样的愉悦,我才指着挂牌对潘支书说,“明明是颗枫树,咋个改成‘公平树’了?”
潘支书介绍说,“这是我们村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一个习惯。别的村是开‘院坝会’,我们村开的是‘树下会’,只要村里有大事,或者出现问题、发生分歧的时候,就会让当事人来这棵树下面开会讨论。嗨,你还真别说,只要大家坐在这棵古树下面,就马上能心平气和了,开过会讨论过的事,最后的结果大家都认同。所以久而久之,我们就把这棵古树称为‘公平树’。”
他又说,“我们村还有一项‘十发十不发’的分配机制值得说一下。”他指着一幢三层砖房墙面,这一堵墙上贴着一大面黄底红字的文字。他说,“这就是我们石板村创新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十发十不发’机制。”
我抬起头看过去,墙的左边从上到下,写着“十发”的内容,它们依次是: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条件的发;二、低保户符合条件的发;三、五保户符合条件的发;四、大病、慢性病患者符合条件的发;五、老人户符合条件的发;六、残疾户符合条件的发;七、积极支持配合工作的发;八、积极参加村寨环境卫生整治和其它公益事业活动的发;九、邻里和睦、孝敬老人、尊老爱幼、爱护儿童、助人为乐的发;十、主动致富脱贫的发。
在墙的右边,则从上到下写着“十不发”的内容,它们依次是:一、不支持、不配合工作的不发;二、不参加公益事业活动的不发;三、家庭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不发;四、不尊老爱幼,不赡养老人的不发;五、不履行教育义务的不发;六,有不良恶习的不发;七、有等靠要思想的不发;八、有不讲诚信的不发;九、有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的不发;十、有不按规划乱搭乱建的不发。
看完后,我转头对潘永贤说,“你们这个‘十发十不发’的机制,很具体,也很详细啊。你们是怎么想到制定这一机制的?”
潘永贤说,“这个‘十发十不发’的机制,其实也涵盖了村规民约的内容进去,在2019年初,为了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分红不养懒人、不养闲人,杜绝一发了之、一分了之、一股了之的问题,当时的小水叶村民组率先创新推出了这个奖惩机制,但还没有这么详细,后来,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研究并广泛征求全村村民的意见后,这才制定形成了现在这个‘十发十不发’的机制。这个机制实施四年多来,得到了群众的好评,现在,我们村里再也不会因为分红而出现‘争风吃醋’的问题了。”
这时候,树下又吹来一阵阵凉风,树冠之上茂盛的枝叶也哗哗喧闹起来。在这盛夏的凉风中,还夹着一丝异香,若有若无、似远似近,我使劲嗅了几下,潘支书看见后先是有些疑惑,接着他也使劲嗅了几下,然后笑了起来,一挥手说,“大家跟我来。”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枫香树,跟上他的脚步,沿着一条村小道前行。
不久,我们来到了一幢三层小民居前,站在这里,之前那一股异香更加浓烈了。我说,“没错,就是这种香味。”
说话间,我们走进这栋三层小民居,他径直朝着一间偏房走去,房间里面放着各种用来酿酒装酒的陶瓷瓦罐和器具。他指着这些器具说,“现在我们村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酿九阡酒,只是有酿多酿少的区别。这种酒又叫九仙酒,是一流的纯糯米香型酒。”
我略带一点调侃意味对他说,“小潘支书,这‘一流’可不是你嘴上说了一流,那就是一流了。”
他听了有些着急,赶紧分辩说,“真的,我们这种酒,有四个百分之百。”说着,他扳起了指头介绍说,“第一是百分百的纯糯米原料,第二是百分百的天然泉水酿造,第三是百分百的无添加剂,第四是百分百的水族传统工艺。这种酒和高端酱香酒一样,只能在特定的土壤、空气和水质下进行酿制。这样酿造出来的九阡酒,闻着有异香,喝起来也才醇香味美。”听他这么说,我不禁来了兴趣。
据了解,九阡酒酿造技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一千八百多年,其酒曲由一百二十余味中草药融合而成,这种酒还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1957年“五一”期间,时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副县长的蒙世花赴京,在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时,她用九阡酒代表少数民族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品尝后连声称赞“好香、好甜、好酒”。
目前,九阡镇建有九阡酒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九仙糯窖九阡酒有限公司、贵州月亮山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豪濉酒业有限公司、贵州水妹红酒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每年的总产值达到了五千多万元 。
石板村有了“一区两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之后,又结合村情实际,探索形成了“三园两地一品一特”和“庭院经济”这两种模式,促进村里的产业发展。这“三园”,其实就和省委提出的“四园”(即田园、花园、家园、故园),县委提出的“四园”(即菜园、果园、花园、家园)是一脉相承的。石板村的“三园”即每户至少要有三亩板蓝根即蓝靛小药园、三棵九阡李小果园、三分蔬菜小菜园。通过发展小药园,争取让每户年均增收一万元;发展小果园,让每户年均增收二千元;发展小菜园,让每户年均增收六百元。再说“两地”,它指的是,依托九阡白茶和九阡花椒两个基地,每年解决两千贫困人口的临时就业。同时,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自发种植茶园二千亩以上。通过引导就业和发展产业,每户年均增收二万元。“一品”指的是每户贫困户至少发展一个品种的小养殖,比如稻花鱼、本地小黄牛、本地土鸡、中华蜂、食用菌等。通过发展小养殖产业,让每年户均增收二千元。最后这“一特”指的就是每户均有九阡酒特色小作坊,每户库存平均至少一千斤酒。通过发展酒特色小作坊,每户年均增收五千元以上。最终通过这“三园两地一品一特”的产业布局,有效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就这样一边走一边看,时不时停下来交流探讨一下。当走到一条通村大道上时,我一下子有了耳目一新感觉。我的右手一方是一座座崭新的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左手一方是坚固的石头围墙。潘支书介绍说,“石头围墙内是老村寨,已整体搬迁了出来。”他指着右边的新民居说,“这是新村寨。”
听他这样一说,我有些纳闷,老村寨不好吗?这样近在咫尺的搬迁,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迈步朝石墙门走去。在我看来,搬迁点的新房,与各地的搬迁点房屋大同小异,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老村寨。
据了解,石板村石板寨民组现有一百五十八户六百七十六人,全部姓潘,都是水族。这个月亮山腹地的村庄,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因贫困而远近闻名的“三山”(即麻山、瑶山、月亮山)地区的千百个村庄一样,千百年来都挣不脱了贫困的标签。在精准扶贫全面展开之后,月亮山中的村村寨寨沸腾了,经过六年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3月3日,当全县脱贫攻坚通过验收的消息传来时,月亮山下的人民群众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省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能够如期出列深度贫困县,标志着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2014年石板村的贫困发生率是百分二十五点三二,时至今日早己经清零,绝对贫困已成为历史。
走进了古石墙门,只见古树参天,遮天蔽日,曲径通幽。刚才见到过的大枫香树比较这老寨子里的大树,给人的感觉是小巫见大巫了。我抵近挂牌一看是红榉木,有七百年历史了,目测树主干,没有十人以上是不可能合抱的。
看着我惊讶的神色,潘支书有些得意地介绍说,这石墙内有三十七棵这样的大古树,有黄连木、鹅耳枥、金丝楠等等,小一点的古树就更多了。
由于这些大树太茂盛,太阳光根本下不了地,小道上青苔密布,一不小心准摔个四仰八叉。好在我是地质队员出身,否则定然走得东倒西歪,要手脚并用才能爬过这段入村小道。当然了,我不是爬过去,而是走过去。这条上上下下曲曲弯弯的小路,像是镶嵌在天然的青石头上面一样,而石头上坑坑洼洼的牛脚印马脚印像一条项链串起了岁月的痕迹,规律而执著地前行在道路上。这不禁令人唏嘘不已。如果说,牛脚印马脚印是在泥土上,这样的情景在乡村道路上随处可见,但是,这脚印深深地留在了坚硬的青石上,而又清晰可见,这需多少岁月才能做到呀!面对这样的路,你不得不心生敬意。
这样的敬意仍然会持续延伸,因为,你走进了石板村,你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石板村。村寨里处处都是石板房,房墙是厚青石板砌成,房顶是薄青石板铺盖。这令人心存敬意。一般来说,在大山深处建房筑寨,多为就地取材,因此很多村寨古树不多,残留在村头或寨尾的几棵古树,也是为了怕影响风水而得以保存。石板村人从古到今就有着敬山敬水敬树的传统,保住了青山绿水,这正是人间正道呀!正是这样,才使得这么多的珍贵古树得以保存下来。
如今,石板村老寨早已人去楼空。眼前的老寨子幽静得令人发怵,一幢幢石头垒起的房屋掩映在丛林里,显得肃然而神秘,宛如世外桃源。这样的地方,适合搞乡村旅游,整体搬迁出去,也正是这样来规划的。由于2020年初疫情突发,这个项目就暂时停止实施,现在正准备恢复规划,稳步推进。
从老寨东墙门出来,一块竖立在路旁的木牌非常醒目,木牌上有照片和注解说明。仔细一看不得了:“一九五七年五月一日,主席亲切接见贵州省民族参观团成员,石板村的媳妇、时任三都县副县长的蒙世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各族人民的关心厚爱。”“二〇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活动时,来自三都县石板村的村支书潘永贤作为民族优秀基层代表(水族代表),受到了习的亲切接见。”
与我同行的黔南州文联主席、作家韦昌国指着照片上穿着水族马尾绣盛装的两个人说,“这就是蒙世花、潘支书。”
我伸出大拇指说,“一个水族小村寨的两代人,受到两位伟大领袖的接见。光荣呀!”
在这样美好的心情里,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向前走,走了十余米,迎头遇上了两棵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一棵是黄连木、另一棵是金丝楠木。我不禁抬起头仰望,只见两棵大树的枝干交错于天上,树冠像两把巨伞,真是遮天蔽日。从巨伞之下向上看去,只见青绿,根本看不到晴空的颜色。正当我想象着树冠之上的太阳之光、天空之蓝时,一个声音让我的目光回到了地上。
对于水井,以我曾经是一名地质队员的经。一瓢诗话以情写情以适听适则和以类相动以美育代宗教说意取尖新k8凯发艺圃撷馀以若有若无为美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